[RRSP] 沒有多存些錢?退休人士的六大後悔
一個叫做“百萬元圓桌會議”的理財專業人士組織訪查了一千位美國退休人士,問他們在退休儲蓄方面最大的後悔是什麼。統計結果發現,超過七成的退休人士表示有某方面的後悔,如果能夠重頭來一遍,很多事情的做法會不一樣。
這些受訪者的時光不能倒流,但是其他人可以從他們的經驗中學到一些退休湑r傅奈笄R韻率親疃嗤誦萑聳亢蠡諉揮凶齙氖慮椋煌妨降閌搶仙L福故侵檔迷傯浮
一,沒有多存些錢。
70%的受訪者當中擔心儲蓄水平不足以供養自己的壽命;其中20%非但覺得錢不夠,當前的生活已經開始拮據。這個擔憂的問題在於沒有足夠的儲蓄。
傳統理財思維是每個人應該把收入的10%儲蓄下來;多數人不但沒有達到這個儲蓄水平,而且這個水平已經越來越不足。平均壽命拉長,醫療費用升高,社會安全給付減少,都在快速改變存錢的公式。在今天的環境下,每年儲蓄目標可能應該提升到收入的百分之二十。
很多人會覺得已經沒有餘力來儲蓄更多,其實儲蓄可以有多種型態和更精明的方式。最棒的是有贈款的延稅退休帳戶,例如公司401K帳戶。其次是其他延稅退休帳戶,再次是普通儲蓄投資帳戶。
買房付貸款也可以是一種儲蓄,而且這種型態的儲蓄可以強制自己儲蓄(否則房子將被沒收),最能幫助缺乏毅力的人。但是如同我們上周提到的,儲蓄性質的買房不同於投機性炒作,必須有長期展望、必須定期償還一定的本金、而且必須控制在能力范圍之內。
50歲以上的人士如果覺得儲蓄不足,可以利用一項“追加存款”(catch-up)的規定,在IRA帳戶和401K帳戶內比一般人分別多存一千元和五千元(2006年額度)。
二,沒有及早開始。
越早開始退休儲蓄,選擇越多。可以保守投資也可以積極投資,可以存多也可以存少,沒錢還可以靠時間,沒時間也可以簡化生活。
如果退休在即而儲蓄不夠,只能想辦法去擠錢出來;如果擠不出錢來,那就只能被迫改變生活型態,也就成了部份人抱怨的“生活拮據”了。
三,高估了退休時期的收入。
調查發現,74%的人計畫在退休之後半職工作來繼續得到收入,50%期待把他們的嗜好變成一個生財工具。實際情況是,只有35%的人在退休之後半職工作,只有13%成功的把嗜好變成一個生財工具。現實與計畫有巨大落差。
退休後半職工作或許比較容易,但也要取決於自己的健康狀況和市場狀況。把嗜好變成生財途徑則形同開展一個新的事業,具有一定的難度和風險。期望和實際不可混為一談。
退休後創造收入要及早計畫。能在退休之前就安排好退休後的半職工作最好,因為雇主傾向雇用處於熱身狀態的在職人士。尋求就業顧問的幫助也是個好主意,因為就業顧問可以幫助找工作,而且評估計畫的可行性。
釜底抽薪的辦法是儲蓄足夠的錢,讓退休後繼續工作成為一個選擇而非必須。
四,低估了退休時期的開支。
傳統思維是退休後的生活開支大約是退休前的70%,但是訪查發現一半以上退休人士的生活開支和工作時期一樣多。今天的退休人士不像他們的上一代靜靜的坐在門廊的搖椅上含飴弄孫,有些比工作時期更加活躍。他們或者享受自己的休閒嗜好,或者參與社區活動,或者出門旅行,或者搬遷到自己喜歡的地區,有些甚至購買旅行房車流浪天涯。這些都需要花錢。


分享: |
注: | 在此頁中閱讀全文 |